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常见问题

银行秋招笔试综合知识部分怎么复习?

2025-08-04   阅读量:32

银行秋招笔试综合知识部分怎么复习?

一、先搞清楚:综合知识考什么?重点在哪?

不同银行的侧重点略有差异,但核心模块和高频考点高度重合,按“性价比”排序如下:

金融(占比最高,30%-40%)

核心考点:货币职能、信用形式(商业信用、银行信用)、金融市场(货币市场vs资本市场工具,如国库券、股票、债券)、商业银行业务(资产业务、负债业务、中间业务)、货币政策(三大工具:存款准备金率、再贴现率、公开市场操作)、金融监管(巴塞尔协议 Ⅲ 核心内容)、国际金融(汇率标价法、外汇储备)。

提示:近年更侧重“实务结合”,比如LPR改革、数字人民币、绿色金融等热点。

经济(占比15%-20%)

核心考点:微观经济(需求曲线、供给弹性、市场类型:完全竞争vs垄断)、宏观经济(GDP核算方法、通胀/通缩的衡量指标、财政政策vs货币政策的区别)、经典模型(凯恩斯消费理论、IS-LM模型基础概念)。

提示:不考复杂计算,记核心结论即可,比如“紧缩性货币政策会抑制总需求”。


银行常识(占比10%-15%,易被忽略的“送分题”)

核心考点:报考银行的成立时间、总部地点、核心业务(如工行“宇宙行”的国际业务优势)、最新动态(如2024年某行的战略发布会主题、推出的新金融产品)、行徽/行歌/使命愿景(部分银行考)。

提示:每家银行考的“自家常识”只占2-3题,但必须拿分,考前1周集中看官网/官微总结即可。


时政(占比10%左右,短期可突击)

核心范围:6个月的国内重大事件(尤其金融领域),比如央行最新政策(如降准降息时间)、重要会议(中央经济工作会议、金融工作会议)、数字经济/乡村振兴相关金融举措、国际金融热点(如美联储加息/降息对我国的影响)。

会计/法律/计算机(合计占比20%左右,非专业可“抓大放小”)

会计:基础准则(会计要素、权责发生制vs收付实现制)、财务报表(资产负债表、利润表核心项目);

法律:金融相关法律(商业银行法、合同法、票据法基础条款); 

计算机:办公软件操作(Excel函数、PPT基础)、网络安全(防火墙、病毒防护)。

 

二、复习步骤:分3阶段,拒绝“大水漫灌”

阶段1:基础扫盲(1个月)—— 搭建框架,抓核心考点

“精简资料”代替厚重教材:直接看银行笔试综合知识核心考点,重点记金融、经济的基础概念和逻辑(比如“货币政策工具如何影响市场流动性”),不纠结冷门知识点(如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定价)。

“模块专项题”:每学完一个模块(如金融),刷50-100道对应真题(推荐近5年六大行 + 股份制银行真题),通过题目反推“哪些考点反复考”(比如“再贴现率”几乎每年都有题)。

 

阶段2:强化刷题(2-3周)—— 聚焦高频,消灭易错点

只刷真题,不碰模拟题:银行笔试的命题逻辑很固定(比如金融题爱考“概念辨析”,经济题爱考“理论应用”),模拟题往往偏离考点(比如过度考复杂计算)。刷真题时重点标出错题,总结“易错类型”(如“把‘再贴现’和‘再贷款’搞混”)。

针对性补弱:如果某模块(如法律)错得多,不用从头学,直接看“法律高频30题”对应的考点,记结论即可(比如“票据的有效期是6个月”)。

 

阶段3:冲刺记忆(1周)—— 抓“短期记忆型考点”

集中背时政:“近6个月时政汇总表”(按“金融政策>经济会议>社会热点”排序),重点记时间、数字、关键词(如“2024年4月央行降准0.25个百分点,释放长期资金XX亿元”)。

突击银行常识:按报考银行分类,整理“XX银行2024年必背10个知识点”(官网“关于我们”“新闻动态”栏目是最佳来源),比如“建行‘三大战略’是住房租赁、普惠金融、金融科技”。

 

三、避坑提醒:这3个误区会浪费大量时间

不要追求“学完所有内容”:综合知识范围太广,不可能全覆盖,优先保证金融、经济、银行常识的正确率(目标70%+),会计、法律等非核心模块能拿50%分即可。

不要死记硬背,要理解逻辑:比如“存款准备金率上调→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减少→市场流动性收紧”,理解因果关系比背定义更易记,也更应对“应用型题目”。

不要忽略“银行特色”:部分银行(如招行、浦发)会在综合知识里加入“本行特色业务”题,比如招行的“金葵花理财”“闪电贷”,考前花1小时看官网就能拿下。


了解更多,请联系福久教育郭老师

image.png
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