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常见问题

笔试刚结束就慌了?招行2026 秋招成绩、面试通知及实战攻略全解析

2025-09-27   阅读量:7

你是不是刚走出招行 2026 秋招第一批笔试的考场,脑子里就开始盘旋各种问题:考得怎么样?成绩啥时候能看?面试通知会发吗?作为常年跟踪银行校招的观察者,我太懂这种等待中的焦虑了 —— 今天就来把这些问题拆透,再给你一份能直接用的面试备战指南。


关于笔试成绩,你可能要先放下 “查分” 的期待 —— 招行通常不会公布具体分数。这和公考那种统一划线的模式完全不同,毕竟不同分行、不同岗位的招聘名额差异很大,没法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人。更关键的是,招行采用的是 “笔面综合录取” 机制,笔试分数更像一张 “入场券”,只要你答题完成度高、分数在竞争者中处于上游,拿到面试通知的概率其实不低。


最让人揪心的其实是招行的通知速度,用 “雷厉风行” 来形容一点不夸张。从收到面试通知到正式开考,往往连一周都不到,线上面试的情况更紧张 —— 有些时候甚至前一天才发通知,第二天就要上场,留给你的准备时间可能只有十几个小时。更特别的是,部分分行甚至会在笔试前就发面试邀约,比如这次秋招,上海分行就在考前发布了 AI 面试通知,19 号发消息,21 号就要完成,节奏快得让人措手不及。


说到这里,你大概能明白为什么我一直强调 “提前准备” 了吧?等通知再动手,基本等于放弃先机。不如现在就来搞懂招行的面试到底考什么,怎么准备才管用。


招行的面试大多是多轮淘汰制,线上线下结合或者全线下的形式都有可能,每一轮都可能刷掉不少人,丝毫不能马虎。核心考察形式主要有三种,各有各的侧重点。


先来说说作为初筛 “敲门砖” 的 AI 面试。这轮都是线上进行,你需要在通知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录制,错过可就没机会了。题目看似宽泛,实则在悄悄考察你的综合素质:做事风格、喜欢的工作环境,甚至是一些潜在的能力短板,都在考察范围内。我见过不少同学对着镜头脑子一片空白,其实有个简单的小技巧:提前备好用笔和 A4 纸,收到题目后先花一分钟列个简单提纲,理清思路再开口,回答会有条理得多。


过了 AI 面,就到了和考官直接对话的半结构化面试。这种形式通常是一对一或多对一,核心是 “了解你是谁”。自我介绍是必考题,建议准备一个一分钟左右的版本,突出实习经历、校园项目里的具体贡献,别光说 “我能力强”,要用 “组织活动吸引 300 人参与” 这种细节说话。面试官会先问 1-2 个所有人都有的固定问题,接着就会盯着你的回答追问 —— 比如你说在某公司实习过,他可能立刻问 “你负责的最棘手的任务是什么?怎么解决的?”。这个过程最考验临场反应,提前把简历里的每段经历都梳理清楚,才不会被问住。


最后是淘汰率不低的无领导小组讨论,通常 8-10 人一组,围绕开放题讨论 30-60 分钟。别误以为要抢着当 “领导”,这里没有标准答案,考官看的是你怎么在团队里发挥作用。我见过很多同学要么全程沉默,要么只顾着反驳别人,其实关键在这几点:认真听别人的观点,不随意打断;用 “我补充一个角度” 而非 “你说得不对” 来表达想法;如果讨论跑偏了,适时拉回正题。比如遇到多选排序题,先亮明结论,再说说你分类和排序的逻辑,比单纯报选项要加分得多。


不得不说,在股份制银行里,招行的笔面试难度确实不低,但准备得越充分,胜算就越大。尤其要提醒你的是,往年国庆假期前后,就有不少分行开始发面试通知了。笔试的硝烟还没散尽,面试的备战已经刻不容缓 —— 现在多准备一分,考场上就多一分底气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