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动态

溧水农商银行:深化审计模型应用 推动审计监督效能提升

2025-10-14   阅读量:4

在金融数字化转型与监管趋严的双重挑战下,近年来,溧水农商银行作为地方小型农商行,依托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审计系统,以“四抓”举措深化审计模型应用,推动审计监督效能提升。


抓模型统一命名,构建标准化基石。针对以往审计模型命名不规范、管理效率低的问题,该行编制《审计模型命名管理手册》,将命名要素结构化,规定模型名称包含机构标识、业务类别、风险维度等核心要素,并明确字段长度限制、禁用特殊符号、字母大小写规则等技术细节。同时,按照“在用模型”“历史模型”“废弃模型”分类建档,启动模型重命名工程,设置3个月过渡期更新系统数据。通过标准化管理,为后续深度应用奠定基础。


抓模型开发运用,激活审计监督效能。该行充分运用数据上传功能,根据项目需要,将审计工作中收集的财务数据、业务数据、客户信息等各类数据,经过数据清洗、质量检查等流程去除重复、错误、不完整的数据后,编制成EXCEL表格上传审计系统,通过统计分析、趋势监测、异常预警等模型,深度挖掘风险线索。同时按季度常态化开展审计模型多场景运用复盘工作,对于成效显著的模型,及时总结成功经验,进一步探索深化应用路径;对于表现欠佳的模型,全面排查原因,针对性制定优化策略,更新算法、扩展数据采集范围、重新校准模型参数,确保审计模型持续适应该行业务动态变化。


抓模型场景运用,扩大审计作用范围。该行从强化科技支撑入手,稳步推行动态的“审计+部门”服务机制,针对纪检、信贷等风险管理部门风险数据日常监测需求,建立内容涵盖贷款管理、员工异常行为等重点风险领域的审计模型20个;并根据部门需求按周、按月、按季分阶段开展审计模型数据跑批,动态监测员工行为、银行卡客户账户变动、贷款资金流向等重点风险领域。对相关数据及时进行分析、查证、核实,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室,督促相关部室核查并跟踪风险、落实整改,将风险和案件扼制在萌芽状态,有效防范风险。


抓模型学习应用,助力审计职能深化。该行建立“基础—专业”二级能力矩阵,对审计人员分层管理,45岁以上审计人员需达到基础级,熟练掌握模型跑批、影像查询等基础功能;45岁以下员工需达到专业级,熟练掌握SQL查询、EXCEL数据透视、审计系统建模等能力,确保能独立完成数据分析。着力打造复合型审计团队,同时按季召开审计模型复盘会,组织专业级审计人员从建模思路、模型缺陷、取得成效三个方面对当季新建模型逐一复盘,通过集思广益、查漏补缺提升建模水平。


未来,溧水农商银行将持续优化审计模型,深化数据应用,以科技赋能普惠金融,为乡村振兴提供更稳健的金融支持。张宽 邓思鹏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