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盱眙农商银行始终坚守“因农而生、为农而立”的初心使命,通过将“整村授信”工程与“网格化营销”管理机制深度融合,探索出了一条服务下沉、客户下沉、资金下沉的特色发展之路,成功将金融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变为“最美零距离”。
强化顶层设计,坚持规划引领。盱眙农商银行党委将“整村授信”确立为全行零售转型的核心战略,并将其深度融入地方乡村振兴整体规划。成立了由董事长挂帅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,制定并逐年优化《“整村授信”实施方案》,明确“增户、扩面、提质”的阶段性目标。通过与县、镇两级政府及村“两委”建立常态化联席工作机制,成功将“整村授信”从银行的“独角戏”转变为政银联动的“大合唱”,为客户信息采集、信用评议、批量授信扫清了障碍。
创新服务模式,推动人员下沉。为有效解决“门难进、档难建”的问题,该行创造性地推行了“金融助理进网格”模式。主动争取县委政法委支持,将金融服务功能嵌入基层社会治理网格体系,选派了56名业务骨干担任驻网格金融助理,与138名政务网格员结成对子,打通金融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打造标准模式,实现批量授信。该行以网格为单位,对辖区内家庭及其成员进行精准画像,根据其生产经营周期、信用状况和资金需求,提供“家庭金融—伙伴一生”的组合产品方案。截至今年8月末,全行已完成授信21.25万户,授信总额高达432.71亿元,授信覆盖面达97.7%,基本实现了对符合条件农户的普惠金融全覆盖。
加强创新,满足多元需求。在普遍授信的基础上,该行针对不同产业、不同客群的特性,进行精准化的产品创新。例如,围绕盱眙支柱产业“龙虾经济”,创新推出“龙虾产业链贷款”,覆盖从养殖、捕捞到餐饮、贩运的全产业链客户;通过“一产业一方案”“一客群一产品”的策略,确保信贷资金既能“普”及,又能“惠”及,真正满足了乡村振兴的多元化金融需求。
完善考核机制,激发内生动力。为确保工作实效,该行建立了以普惠金融为导向的专项考核激励机制。在每季度的劳动竞赛中,重点考核个人100万元以下、小微企业1000万元以下贷款,从源头上引导全行信贷资源向“小、散、优”的普惠领域倾斜,确保了战略执行的坚定性和持续性。
普惠金融并非一日之功。盱眙农商银行将继续深化“整村授信”与“网格化服务”的融合,不断丰富普惠金融的内涵与外延,以更坚定的决心、更创新的举措、更优质的服务,持续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金融“活水”。张恩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