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泰州农商银行围绕“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”核心主题,全辖推进“2025 年金融教育宣传周”活动,通过体系化统筹部署、场景化精准服务、创新性实践探索,将金融知识送到群众身边,为泰州地区金融生态的和谐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高位统筹,织密全辖消保“责任网”
消保工作的深度落地,离不开顶层设计的精准指引与全链条保障机制。泰州农商银行秉持“全行一盘棋”工作思路,构建起责任清晰、能力过硬、覆盖广泛的消保工作体系。该行高度重视此次宣传周活动,第一时间成立专项领导小组,同步制定并下发详细活动方案,确保每项消保任务都有专人负责、专人落实、见行见效。在行内能力建设上,精心打造消保精品课程,将其纳入2025年度员工必修课程,在全辖支行与营业部推广,通过系统化培训让每位员工熟练掌握消保知识与服务技巧,夯实“全员参与、全员尽责”的消保工作基础。在宣传触达方面,打造“线上+线下”立体化传播矩阵:线上在官方网站、全辖网点LED屏、电子海报屏及液晶电视循环播放活动口号与宣教视频,让消保声音随处可闻;线下将金融教育内容布放至泰州老街、人民广场、天德湖公园等核心地标,推动金融知识“走出网点、融入商圈”,切实提升活动触达率。
场景深耕,服务群众需求“零距离”
不同群体的金融需求存在明显差异,消保工作必须坚持“靶向施策、精准发力”。泰州农商银行聚焦农村、社区、校园、企业、商圈五大重点场景,深入开展金融知识普及“五进入”活动,以定制化服务为不同群体筑牢金融安全防线。“进农村”时,工作人员下沉服务重心,打通金融消保“最后一公里”,深入乡村渔村、田间地头,登上码头与渔船,结合渔民、农户实际需求,拆解“高息理财陷阱”“套路贷”等常见骗局。渔民王先生感慨道:“常年出海不懂新骗局,听课后心里终于有底了。”同时,走进乡村社区,先讲红色故事、再讲金融风险,用真实案例讲解网络诈骗、非法集资的危害,精准提升老年农户的风险识别能力。“进社区”则联动网格力量,为老年群体筑牢金融“防火墙”,针对社区老年居民占比高、对新型诈骗辨别能力弱的特点,用拉家常的方式拆解常见骗局,结合“冒充子女借钱”“虚假养老投资”等近期案例,逐一讲解骗子从“嘘寒问暖获信任”到“诱导转账收割钱财”的话术套路,并对应给出防范方法,让老人听得懂、用得上。
校企双覆盖,延伸消保服务“辐射圈”
“进校园”时,泰州农商银行走进当地职业院校与各中小学,采用“理论讲解+互动实践”的模式,深入剖析网络刷单诈骗、校园贷陷阱的危害,教学生识别防范电信诈骗,同时提醒学生通过正规渠道解决资金困难,树立理性消费观,为青春成长保驾护航。“进企业”聚焦当地制造企业与代工单位,针对企业员工常见的金融风险,拆解“内部集资”陷阱,教大家识别“非法集资”“刷单返利”等骗局,增强员工金融安全意识。“进商圈”则覆盖当地大型商场、专业市场及核心商圈,向商户与消费者讲解存款保险、征信知识,特别提醒老年群体警惕高利诱惑,确保消保服务覆盖全场景、无死角,让不同群体都能感受到金融守护的温暖。
创新赋能,激活消保宣传“新活力”
面对不断翻新的金融诈骗手段,消保工作需打破传统模式,让专业知识更生动、更易传播。泰州农商银行以数字化工具与文化创意为抓手,打造寓教于乐、深入人心的消保宣传新模式。数字化宣教方面,持续推广“财富季”消保分会场及3D数字展馆,各支行依托客户经理云工作室、微信朋友圈、社区群开展裂变宣传,引导市民通过玩游戏、看动画等轻松方式学习金融知识,让消保知识触达更便捷、更有趣。内容创作则聚焦“以案说险”,围绕防范校园贷、征信修复、电信诈骗等热点话题,创作接地气的金融教育长图,结合泰州当地案例详细讲解不法行为特征,提示客户对“快速减免债务”“征信洗白”等虚假承诺保持警惕,帮助金融消费者提升风险防范能力,同时引导客户通过该行网点、官方App等正规渠道咨询办理业务,理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刘阳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