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泰州农商银行积极响应省联合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,以食堂系统升级为突破口,推动内部管理智能化,成功实现从外包依赖到自主开发的转变,构建了集便捷服务、数据智能与安全合规于一体的智慧餐饮新生态
协同攻坚,筑牢系统自主化根基
组建专业团队。整合科技与安保部门骨干,成立专项项目组,明确自主开发目标与路径。吸纳具备科技与业务背景的青年人才,依托联合银行技术支持,学习案例、规避误区,并通过定期会议和跨部门协作,确保技术开发与运营需求无缝对接。
重构系统架构。采用B/S架构与微服务设计,借鉴联合银行框架,提升系统灵活性与可扩展性。针对员工需求,优化订餐校验、新增白名单模块、开发统计功能,解决误扣费、打包统计难等问题,并实现数据实时查询与流程透明化。
严控开发质量。参照联合银行标准,规范代码、测试与版本管理,组织多轮压力与安全测试,提前排查风险。上线前制定详细预案,安排技术值守,确保系统平稳过渡。
数字赋能,彰显转型建设实效
实现自主可控。自主开发缩短了迭代周期,功能需求响应速度大幅提升,如“订餐取消提醒”一周内上线。摆脱外包依赖,每年节省服务费用,降低运营成本。联合银行参与安全设计,加强数据加密与巡检,保障系统安全。
提升员工体验。在微信平台集成人脸录入、订餐、核销等8项功能,覆盖就餐全流程,操作便捷。根据反馈优化细节,如增加菜品图文、支持批量客餐申请、分时段打包预定,提升满意度。通过数据分析指导采购与菜品调整,减少浪费,提高运营效率。
拓展生态价值。将系统方案上传至省内农商行内源社区,为兄弟行提供借鉴,助力其缩短开发周期。预留开放API接口,为未来拓展企业客户食堂服务奠定基础。总结数字化经验,为办公用品申领、会议室预约等场景转型提供参考。
深化合作,明确未来发展路径
推进业务智能化。增加科创预算,引入AI预测订餐量、开发智能餐盘识别,提升结算效率与精准度。计划延伸至供应链管理、满意度分析等模块,全面优化餐饮服务。成立技术小组,跟踪物联网、区块链等新技术,定期评估升级需求。
共建数字生态。与联合银行建立月度沟通机制,协同开发“全省农商行智慧食堂平台”。定期组织行业交流,分享经验,解决共性问题。对接餐饮协会与科技企业,探索“金融+餐饮+科技”融合模式,实现合作共赢。
完善保障机制。加强人才培养,选派成员参加研修,内部开展复合型培训。建立涵盖系统稳定性、满意度等维度的评估体系,季度性优化调整。制定外部客户数据管理规范,签订安全协议,确保业务拓展中的合规与安全。
刘阳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