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动态

盐城农行:“点沙成金” 黄河故道飘果香

2025-11-04   阅读量:3

清晨的阳光洒在黄河故道的果园里,果农老陈正通过手机全方位查看果林。这片曾经因为沙质土壤和高亢地势而被认为“贫瘠”的土地,如今在金融“活水”的滋润下,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。


黄河故道片区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:沙质土壤透气性好,堆地地势高,日照充足。这里长出的苹果、梨、葡萄,口感甘甜、水分充足。但多年来,当地的林果种植一直停留在“靠天吃饭”的阶段——种植方式粗放,果树品种老化,大棚简易,智能化水平低。“好水果卖不出好价钱,果农们守着‘金饭碗’,却过着穷日子。”一位果农感慨道。


转机始于农行阜宁支行的一次深入调研。在走访中,银行工作人员发现,果农不是不想发展,而是缺乏资金进行产业升级。“引进新品种要钱,建设智能大棚要钱,安装滴灌系统更要钱。我们这些果树,银行不认,贷不到款啊!”果农们的苦恼,银行工作人员记在了心里。


2022年7月,阜宁县印发《阜宁县“十四五”黄河故道片区发展规划》,明确提出要立足黄河故道片区生态资源禀赋与发展基础,着力建设优质林果产业集中区,推进乡村振兴样板区、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。农行阜宁支行闻讯而动,第一时间对接政府,迅速组建专业服务团队,同步制定专项服务方案,成功发放项目贷款3亿元,专项用于黄河故道生态经济林升级。这笔钱就像及时雨,精准滴灌到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。


“最让我们开心的是,银行不仅给贷款,还帮我们请来农业专家进行指导。”许多果农说,“现在我们的水果有了绿色认证,价格比普通水果高出30%,还供不应求!”


随着果园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改善,更多的可能性正在这里萌发。一些果农开始在林下试养金蝉、散养土鸡,发展林下经济;另一些果农则开办起农家乐,推出采摘体验项目。“今后客人来了,不仅能买到绿色水果,还能体验农耕乐趣,品尝农家饭菜。我们的收入渠道会更多!”一些正在筹备农家乐的果农说。


截至今年9月末,农行江苏盐城分行农户贷款余额达120.7亿元,其中相当一部分投向林果种植等绿色农业领域。现在的黄河故道片区,已经形成了“绿色果园+生态旅游+林下经济”的多元化发展模式,既丰富了农产品供给,又保护了生态环境,还带动了农民增收。


金融支持绿色农业发展,不仅要“撒种子”,而且要“勤耕耘”。农行金融“活水”的精准滴灌,让绿色农业茁壮成长,为百姓餐桌提供了更多元、更安全的农产品选择。


夕阳西下,黄河故道旁的果园里传来欢笑声,果农们正忙着将当天采摘的水果装箱。这些贴着“绿色食品”标志的优质水果,次日一早就会出现在上海、南京等城市的超市货架上。一条从田间到餐桌的绿色供给链,正在黄河故道畔悄然形成、不断延伸。 吴惠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