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动态

江南农商银行:风险评审报告“线上化”引领审查效率变革

2025-11-04   阅读量:4

近年来,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,江南农商银行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关键驱动力,通过提升授信审查审批质效,双向赋能:对外高效响应市场主体融资需求,对内筑牢全流程风险防线。2023年10月,该行启动风险评审报告优化改造并实现线上化,通过标准统一、行业定制和科技赋能三大举措,显著提升了授信审查时效。2024年6月系统首次上线后,经过再次优化,于同年11月正式启用,至今经过近一年的优化运行,实现了风险审查工作线上线下融合,为授信风险审查工作注入新动力。


标准趋同:统一风险语言,筑牢审批基石


标准化的风险语言是提升审批效率与质量的第一道关口。江南农商银行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,着力构建统一的风险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。通过建立标准化的风险评审框架,优化替代了传统审批标准不一、主要依赖主观判断偏多的状况,推动风险审查从“经验判断”向“标准引领”转变。


在风险评审报告优化改造过程中,该行系统梳理了各类业务的核心风险点和审查要点,制定了统一的评审规范和操作流程。通过对建筑业、机械制造业等重点产业的深入分析,明确了各行业的准入门槛与风险指标,为全行授信审查审批提供了清晰、可执行的统一标准。这一标准化建设使全行授信审查审批人员能够使用“同一把尺子”衡量风险,不仅提高了审批效率,也确保了风险判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,为业务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
行业定制:精准风险画像,破解差异化难题


针对不同行业的特殊性,江南农商银行打破传统“一刀切”的评审报告版式,为制造业、批发零售业、建筑业等不同行业设计了专属报告版本。这种基于行业特性的差异化报告版本,能够精准捕捉各行业核心风险点,例如针对批发零售业,重点关注经营产品是否有特许经营权、经营区域和渠道是否有优势等。


这种“一业一策”的精准评审体系,能够准确捕捉不同行业的特有风险点,实现了从“形式审查”向“实质风控”的转变,极大提升了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有效性。


科技赋能:智能驱动效率,重塑审批流程


江南农商银行将科技元素深度融入风险评审全过程,通过线上化改造实现了业务流程的数字化重塑。系统实现了数据自动采集、智能填充、报告生成、流程推送的完整闭环,大幅减少了人工操作环节,降低了操作风险。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,能够自动获取并整合多源数据,智能填充报告中的客观信息。审查人员将工作重心置于深度信息挖掘与专业判断上,对业务中的关键核心风险要素进行分析和填充,即可完成评审工作,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。


在2024年6月系统首次上线后,该行不满足于初期成果,继续推进版本优化,于同年11月正式启用了融合线上线下优势的最终版本,实现了“1+1>2”的效果。此次线上化改造特别注重用户体验,系统界面简洁明了,操作流程直观便捷,即使是复杂的评审任务也能轻松完成。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,实现了“线上高效、线下精准”的协同效应,为审查审批人员提供了更好的工作体验。


金融科技日新月异,风控系统也需持续进化。后期,江南农商银行将继续基于全行高质量发展的主线要求,加强风险审查审批领域的智能融合与生态构建,一方面进一步完善行业评审模型,拓展覆盖范围,为更多特定行业提供精准化的评审工具;另一方面,在技术应用方面,将积极探索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风险评审中的应用,不断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,通过科技赋能深入优化风险识别、评估与决策,探索智能审批新路径。通过持续创新和优化,不断提升授信审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,为全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。韩培湘、李芹

相关推荐